1
三個女人一臺戲,四個女人又如何?如何?還能上天?呵呵……上天不行,上樹可以!
今年的槐花長勢好,一嘟嚕一串把整棵樹都遮得密不透風,像天上飄來的一朵白蘑菇云蓋到樹上??窗阉膫€女人忙的,美媽和多多媽在樹下拽著被單子,彩兒媽和豆芽媽爬到樹上又搖又扯,鮮嫩的槐花瓣天女散花樣飄飄忽忽落下來。那個好看喲!被單子橘紅色花瓣白色,兩下這么一摻和,那個嬌美那個明艷,把女人們的心都點亮了。
很快被單子上鋪滿厚厚一層,女人們也被浸泡在花香里,仿佛一下成了仙子。她們把花瓣放到鼻子底下聞然后又放進嘴里嚼,滿心都是收獲的甜蜜。
滴滴滴、滴滴滴,美媽提前設好的手機鬧鈴。收兵了,收兵了。樹上的兩位就跳下來,她們每人拉個被單角找一塊空地,把花瓣平均分成四份裝進事先準備好的口袋,心滿意足地回了。
被單子是曉美家的,美媽尤喜橘色。她們家窗簾床罩被單子通通這個顏色,連睡衣和拖鞋也同一色系。她還準備把茶杯茶壺洗臉盆也換成橘色!美媽沒舍得把被單子放進洗衣機,而是平平整整鋪到床上,她小動物那樣一頭拱上去,多好聞啊,就像走進花房和田野。一股困意襲來,真想擁著花香做個美夢。滴滴滴、滴滴滴,手機又催了,美媽爬起來系上圍裙。
那槐花瓣被清水洗了又洗,待水控干放進去兩個雞蛋一把干面粉,一點蔥末一點姜末,一點香油一點鹽一點五香粉,一陣歡快地攪拌平底鍋走油。滋啦啦,滋啦啦,香氣擰成一股繩鉆進鼻孔,綿軟的槐花餅被鏟子左一下右一下分成等份盛到方形盤子里——拍照發群。
“壯志凌云”群里一派熱鬧,槐花糕槐花餅槐花粥,那糕上還鑲著枸杞,那粥上還飄著紅棗。隔著手機屏都能聞到濃濃的香,器皿們也神態各異,青花盤子豆綠沙碗。群里正嘰喳嘰喳,聽說槐花曬干可以煮茶喝,還能做枕頭芯醒腦??纯疵魈煸偃ァ?/span>
別小看這槐花,那可是庸常日子里一筆不小的快樂。彩兒媽用花瓣串了一條項鏈,等彩兒回來給她戴上準驅蚊蟲。多多媽把花瓣放入蜂蜜罐兒,豆芽媽還丟進浴缸幾粒。都有想法都有創意,還好這座城市有茂密的槐花,還好離住處不遠的山上就有槐樹,也讓女人們的生活染上些花的色澤。
彩兒媽在淘寶看好一雙運動鞋,買兩雙可以打八折。她私信美媽一起團購。美媽沒看好,確實漂亮,可鞋幫太高不適合運動。曉美平時穿矮幫球鞋,上體育課做操都不耽誤。哎呀,曉美她也不缺鞋,日常穿戴都是自己選的,不聊了,曉美回來了。
其實曉美還沒到家,不過她已進入樓道,二樓三樓四樓五樓……美媽有個特異功能,女兒一進樓棟就能聽見。那腳步聲由遠至近,到達最后一個臺階時,美媽已經站在門口……
味道怎么樣?美媽一邊講述著摘槐花的壯舉,我鞋不行沒上樹,和多多媽在下面扯被單子。不好吃?還好!看曉美那表情,她費勁巴力烙的槐花餅可沒打動人家的胃,還好只是一句禮貌回應。
曉美吃飯時,美媽坐在旁邊讀報,家里訂閱了兩份報紙——《光明日報》和《參考消息》。上面的見聞要聞都用紅筆畫圈兒,利用午休給曉美讀報,這是每天的必修課,從一位語文老師那兒得的真傳。美媽的原則,哪怕你左耳朵聽完右耳朵冒,怎么也能沾到耳膜上一點,萬一有那么幾句沒冒掉,豈不是白撿?一天撿點兒,兩天、三天!雪球越滾越大……
曉美作文一直好,老師都夸她視野開闊。這都歸功于媽媽的讀報,她努力讀得字正腔圓,沒幾句海蠣子味就溜達出來,哈哈,曉美都把槐花餅噴到媽媽臉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她趕緊捂住嘴,脖子那兒還咯咯咯雞下蛋似的抖個不停。
美媽到底舍不得被單子上的花香,打發走曉美便一頭拱到床上。迷迷糊糊聽見手機鬧,那三個媽媽約她去麥德龍買進口牛扒。多多媽喊,趕緊的那邊牛扒限量。豆芽媽也催去晚了真買不到。美媽懶得動,她下午還有不少事,就拜托她們給捎回來兩包。
她把一條治療哮喘的偏方發給采兒媽,蜂蜜加枇杷葉川貝羅漢果放在鍋里熬,熬至琥珀色透明膏狀每天早晚一小勺。彩兒有輕微哮喘,換季時蠻遭罪。這偏方是從一位老中醫那里尋到。彩兒媽回復,收到收到,等下她負責拎回兩包牛扒。
美媽的下午通常很忙碌,不光下午,她一天都不得清閑。從曉美入學那天起,一年級學算術,為了讓孩子生動形象地吃透,美媽把課本上的知識進行了寓教于樂的分解,比如三減一,她會買來三只蘋果,讓曉美吃掉一只。當然一百減五十不好實踐,但前面給吃透后面還難嗎?比如讀《小蝌蚪找媽媽》,她就去公園撈蝌蚪回來,上中學后是另一種方式,她需要整理試卷打印資料并且讀報,偶爾參加中考報告會和押題作文講堂。
美媽把當天的報紙通讀,重點部分在報紙邊緣做筆記,望著那足有一米高的報紙,她都想到“集腋成裘”這個成語,陪讀陪得她成了百事通,連思想境界都有所提升,國際形勢一線城市GDP,宏觀調控微觀調整,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醫保改革養老金上調……暗中的加油和助力,有人敲門,送煤氣罐的來了……
“壯志凌云”里發了好多照片,都是那幾位在麥德龍購物的畫面,多多媽在品嘗免費麻辣豆腐干,嘴角還沾著辣椒末;豆芽媽大瓶小罐抱滿懷,還有她們嘟著嘴巴的自拍;彩兒媽喜歡拍照,走哪兒拍哪兒……
四個女人同住一棟樓,倒也沒啥稀奇,住一個樓里的女人多去了。她們看上去卻像沾親帶故,實則不然,往上追溯幾代也不沾,但她們來自同一個方位——高新園區。家里的寶貝都就讀于同一所中學——紅旗中學,并且同一個年級——初中二年級。
紅旗中學可是頂呱呱的名校,家長孩子趕廟會似的往這兒跑,四個女人為了共同的目標,不曾相約卻不約而同跑到一個戰壕里,某一天她們拖家帶口懷揣細軟抱著鍋碗瓢盆充滿雄心斗志昂揚地來了,她們的統稱叫“陪讀媽媽”。
人們說紅旗中學堪稱圣地,好比延安就像革命搖籃,它托舉著家庭希望,是孩子們前途命運的關鍵點。陪讀這事嗎,也要有錢有閑才行,且不說房租,還得搭上個人,學校周邊多是老住宅,好多樓還在使用煤氣罐。沒關系,什么困難她們都能克服,家長們個個是戰士,都能吃得苦中苦,盼望孩子做人上人。
2
周末一早大家坐上地鐵,孩子們背著書包,媽媽們提著保溫飯盒。到底和平時不一樣,多多和豆芽穿上帶卡通圖案的帽衫,曉美和彩兒也扎上蝴蝶結,彩兒穿一件翩翩仙仙的漢服,脖子挺拔得像一只驕傲的天鵝。媽媽們也涂了口紅畫上眉毛,豆芽媽還裹上一個大披肩,周末嗎,大人孩子都換換心情。孩子們鳥一樣雀躍,四十分鐘后他們將到達“天天向上”,在那里完成一天的補習,數學、語文、外語、物理、化學。
現在他們要盡情享受這難得的地鐵時光,將近一個小時遠離書本,還不被算在休息時間內,這種奢侈比喝奶茶都爽。周日地鐵上人不多,媽媽們把保溫飯盒掀開一條縫,都是昨晚準備好的,壽司、玉子燒、小排骨、奶油花卷……多么色香味俱全。她們都格外用心,手藝要公開亮相的,和群里曬圖不一樣,現在拍照有美顏,一個臭雞蛋都能拍得流光溢彩,“天天向上”那邊提供盒飯,十五塊錢一份,媽媽們哪里能接受盒飯?
孩子們上課,媽媽們去附近的凱悅廣場,一周就這么一天離開鍋碗瓢盆離開那個彈丸之家,她們要放飛一下,上小學那會兒孩子在前面聽課,大人在后面寫筆記,現在不行,人家不讓。
她們來到頂樓的茗品茶舍,這里正招租,頂樓只這一家開業,一壺花茶六十塊還可以免費續水。因為沒啥人,她們心安理得一泡一天。茶點也便宜,每份二十元。喝著花茶吃著小點心又小資又不胖人。
讓服務生把茶和點心送到外面的休閑區,今天彩兒媽要給大家做指甲。茶舍空間小,指甲油到底有味道。彩兒媽把工具箱都背來了,指甲油、顏料、營養液、烤燈、貼片、花花哨哨一堆,陪讀前她開過美甲店。
她還會點痦子,拿個棉簽蘸點藥水,對準痦子輕輕來一下,那里當即變紅過幾天又變紫,再過幾天又變黑,經過一系列變色,最后黑痂脫落痦子沒了,連個痕跡都不留,就像從來沒有過一樣。
媽媽們的臉都被她處理過。開始大家還有點不放心,但終究抵不過沒痦子的誘惑,我這雀斑能行不?比痦子還輕,美媽指著自己臉,生完曉美才有的,之前這臉光滑得像雞蛋殼。小菜一碟,彩兒媽棉簽蘸藥水準備干活。且慢,美媽伸出手背,這里有一個,先拿它當實驗,結果相當令人滿意。后來幾個媽媽搶著把臉湊過去,這里那里,那里這里,連雀斑帶痦子消滅一大群。
女人們像孩子得了滿分那樣開心,身體里的某根神經被激活。于是在網上發起團購,粉底液、防曬霜、面膜、染發劑……染發時還湊一起幫忙,這么一捯飭確實不一樣,陪讀也是一份光榮職責,都關乎希望工程,和家庭婦女能一樣?
彩兒媽套上圍裙可像那么回事了,你看她又涂又抹又畫,這手藝時不時也要拿出來操練,刀不磨要生銹,手藝不練要滯后。還好有媽媽們,不然去哪里施展?你看她嫻熟地修甲、打磨、上底色、涂色、烘烤、涂營養液,對每根手指都那么耐心那么自得其樂。
一番折騰后,媽媽們的指甲上都生出花,她們反復端詳,原來手也可以美成這樣,平時全仰仗它操持家務,都沒想過要對它好一點,晚間敷面膜倒是沒落過,卻沒顧及這個功臣。不過這靚甲就像睡眠中的美夢,回去洗洗涮涮堅持不了多久。大家拿出手機咔咔咔,美一分鐘算一分鐘。
彩兒媽得意,在美甲店這樣一根手指頭少說五十塊,你們算算要多少錢?若不是來陪讀,家里掙鈔票呢!美媽瞥她一眼,快別這么想,孩子的前程比什么都重要。豆芽媽建議,在網上發廣告,有需求者可以上門服務,也可以去你們家。多多媽不同意,絕對存在安全隱患,現在快遞都放快遞箱,不能讓陌生人上門。為孩子我不是也扔下家里的生意!
彩兒媽看見茶舍的櫥窗里擺著幾件漢服,進去和老板商量能不能借她們拍幾張照片,就在茶舍門前。老板爽快,說櫥窗里的落了灰,柜子里還有幾件干凈,她之前開過影樓現在把衣服拿來當裝飾。媽媽們每人穿上一件,手里捏著小扇子舉著茶杯,有路過的還以為是茶舍拍廣告。人靠衣服馬靠鞍,這么裝扮上真是養眼。如果不是孩子和家務牽絆,她們每天都可以這么漂亮。
“天天向上”家長群發來消息,她們拍照臭美的時候那邊已經考完一份數學單元測驗,每張卷子都明晃晃曬在那兒。媽媽們二目圓睜,曉美滿分多多九十,彩兒和豆芽也八十多。太棒了,媽媽們破天荒又要了一壺普洱。她們用茶盅相互撞擊,來“天天向上”剛兩個月,成績居然能這般提升。
媽媽們是通過廣泛調查對比才從原來的機構遷移至此,據說這邊數學教得好,當時大家集體出動,四個女人群毆那樣你一言我一語,美媽和多多媽扮溫柔,彩兒媽和豆芽媽鏗鏘有力,說她們屬于團購,團購哪有不打折的道理,不行就換一家,補課機構滿大街都是。幾個回合下來不光打了折還饒上四本學習筆記。她們打了勝仗一般在附近的小館子慶祝,美媽端著酒杯,好機構意味著好成績,“天天向上”,聽聽,成績天天往上躥,多多媽附和,每天一小步,十天一大步,孩子們天天有進步。
從此她們嘗到群毆的甜頭,然后就……買米買菜一起上,網上拼多多一起上,帶孩子下飯館一起上,街邊買烤地瓜一起上,這樣的陣容不可小覷,她們不差錢,但群毆這事非??鞓?,別人花十塊錢辦的事,她們花八塊五就解決了。就算不群毆也能找到瑣碎的意義重大的事,譬如一起去超市買打折雞蛋……
多多媽最開心,兒子各科成績都不錯,偏偏數學不開竅,把她急得厚著臉皮向美媽求助,幾個孩子里屬曉美成績好,她在隱形小班。年級一共八個班,給他們五班配備的師資最強大,學校在重點打造。小班要經過兩輪考試選拔,學校對外不講,但學生家長都知道。多多媽向美媽討要五班的數學試卷,這個嗎!美媽為難,你知道老師之間也有競爭,卷子做完就收上去,拿回來也叮囑不許外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她把一大塊醬牛肉塞過去。
美媽隔三差五會拍給她一些數學卷,多多做了,但成績沒大有起色。此時壓在多多媽心里的石頭正融化,雖說單元測驗,但起碼是好的開端,數學那層窗戶紙就快被捅破,多多媽一盅接一盅喝茶,生怕自己的興奮被別人看見。
大家又聊到曉美班上一個叫錢龍的同學,那孩子個頭不到一米五,腦門出奇寬大,模樣和小蘿卜頭差不多。他小學直接上的三年級,比班上的孩子小兩歲。小家伙從來不補課,數學好得一塌糊涂,手在大腦門上拍拍答案就來了,簡直神童一個。女人們咂舌,別的不說,給家里省多少錢???多多媽坦言,自己懷孕時也費過心思,胎教音樂補充蛋白質維生素,撫摸聊天講故事,也沒生出來個神童。這事全憑運氣……
……未完待續
本文刊載于《小說選刊》2023年第1期